全球禁塑令-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紙漿模塑利好消息)

2022-11-15  45

新華財經記者在非洲丨首個“全球限塑令”意味著什么?

新華財經客戶端 2022-03-20

新華財經內羅畢3月19日電(記者丁蕾 黎華玲)2月底3月初,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召開,塑料污染治理成為此次大會的重要議題之一。大會最后一天,來自175個國家的元首、環境部長和其他代表批準了題為《終結塑料污染:制定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文書》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成為載入史冊的重要時刻。


歷史性的一刻


受新冠疫情影響,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會員國商定采取“兩步走”的形式召開:第一階段會議于20212月在線召開,日前舉行的續會為第二階段會議,以現場會議和線上會議的混合模式召開。


聯合國環境大會通常每兩年召開一次,是全球環境問題的最高決策機制。在聯合國環境大會上經各會員國批準的決定和決議最終成為制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工作計劃的依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設在內羅畢,是聯合國系統內負責全球環境事務的牽頭部門和權威機構。


3月2日下午,在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閉幕式上,當大會主席、挪威環境大臣埃斯彭?巴爾特?艾德敲錘通過決議時,全場起立鼓掌,有些人擁抱、歡呼雀躍,有些人激動地流下了熱淚。一分多鐘后,人們情緒才漸漸平復。艾德緩緩坐下說:“今天我們創造了歷史,我們所有人都該為此驕傲。”。


終結塑料污染決議是由盧旺達和秘魯共同提交的《關于制定有關塑料污染的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文書的決議草案》、日本提交的《關于制定有關海洋塑料污染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的決議草案》以及印度提交的《關于解決包括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在內的塑料制品污染框架的決議草案》三項初步決議草案綜合而成。


根據決議,將建立一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該委員會將于2022年啟動工作,目標是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議草案。這份協議將涉及塑料制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各種替代方案,可重復使用和可回收塑料制品和材料的設計,以及加強技術獲取、能力建設和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將于2022年年底召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以及一次向所有利益攸關方開放的論壇。待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完成所有工作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召開外交會議,確保相關成果獲得各國批準及簽署。

       3
2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的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閉幕式上,大會主席、挪威環境大臣埃斯彭?巴爾特?艾德敲錘通過終結塑料污染決議。

關鍵的一步


據了解,這項自《巴黎協定》以來最重要的國際多邊環境決議將推動相關方從根本上轉變生產、消費塑料和管理塑料廢棄物的方式,旨在就包括海洋塑料污染在內的全球塑料污染問題啟動政府間談判工作機制,為出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協議鋪平道路。


艾德說:“如果將塑料納入循環經濟體系,塑料完全可以被循環使用,出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決議來終結塑料污染危機正當時。”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厄?安諾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雖然政府間談判委員會有兩年談判時間,但這并不意味著利益相關者在2024年之前享有“兩年暫緩期”。在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就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進行談判的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與塑料產業鏈上任何有意愿的政府和企業合作,以擺脫一次性塑料,并動員私人資金,消除對相關研究和循環經濟投資的障礙。


安諾生說,政府間談判委員會需要在談判中考慮不同類型的塑料和其成分,特別要考慮如何讓塑料安全有效回收并促進循環經濟。此外,執行和遵守是多邊環境協議成功的關鍵。無論各國采取何種方式治理塑料污染,關鍵是要為多個利益相關者創造足夠的激勵措施,使其從全球塑料循環經濟中受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顯示,世界塑料產量從1950年的200萬噸飆升至2017年的3.48億噸,已發展成產值達5226億美元的全球產業,預計到2040年產量還將翻一番。但與此同時,塑料生產和處置成為亟待處理的問題。


數據顯示,1950年至2017年期間,全球累計生產約92億噸塑料,其中約有70億噸成為塑料垃圾,而這些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不足10%。僅在塑料包裝垃圾分類和加工過程中,年損失估計在800億至1200億美元之間。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如果全球轉向循環經濟,到2040年,排入海洋的塑料將減少80%以上,原生塑料產量將減少55%,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減少25%

3
2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的參會代表觀看一件藝術品,該藝術品展現了一個水龍頭中流出的塑料瓶。


重要的轉變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當前塑料污染治理已成全球共識,但存在國家間發展不平衡,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亟待技術、資金等方面支持。中資企業應順勢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建立塑料垃圾循環利用機制,進一步加大發展再生塑料利用體系。未來隨著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協議出臺,塑料生產和消費源頭治理、塑料替代品發展、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或將有較大發展空間。


       在今年223日舉行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回答記者提問介紹說,中國歷來高度重視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早在2007年就出臺了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政策措施,是國際上較早開展塑料污染治理的國家之一。


       劉友賓在談到中國治理塑料污染成效方面時說,生態環境部積極加強塑料污染治理。一是完成《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對農用薄膜、包裝物、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污染防治作出規定,明確相關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大幅提高法律約束力和震懾力。二是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和《“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對加強塑料污染治理作出總體部署安排,完善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體系。三是大力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將快遞綠色包裝使用比例、地膜回收率等作為試點指標,指導重慶、深圳、三亞、紹興等在城市層面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塑料污染治理模式。同時,還積極參與并促成在巴塞爾公約現有機制下加強塑料廢物越境轉移管控,推動締約方大會通過巴塞爾公約塑料廢物修正案,提高塑料廢物環境無害化管理水平。


劉友賓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落實好塑料污染治理的法律要求,推動《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等落地見效,精準、科學、依法治理塑料污染。同時,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積極向國際社會貢獻中國經驗、中國智慧。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要評論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最近2019中文字幕在线视频